何谓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当今的各制造及服务行业对履行及满足日益严峻的环境法规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要有效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组织可以引入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不但可以协助组织持续改善日常运作,更能加强其识别、减少、防止及控制环境影响因素的能力,以达到降低风险的效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抓住这一契机,应运而生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
目前,国内外众多的企业纷纷导入该标准体系,其导入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1、外在压力的需要:第一个压力来自直接顾客,对于一个分供方企业,为进入一流企业的供应链尤显重要。ISO14000作为一个自愿性标准,激烈的市场竞争已使之带有了强制性色彩;第二个压力来自政府,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将出台日趋严格的法律法规;第三个压力来自诸如银行和保险等相关方,出自降低环境风险的需求。
2、内部管理的需要:能资源的有效利用,原材料的合理使用,废品的回收控制,带来成本降低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ISO14001的特点
ISO14001是适用于任何组织环境管理的全球通用标准,通过对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涉及问题的环境改善融入企业环境保护的理念,塑造优秀企业的形象。ISO14001提供了系统分析的的管理方法,通过“策划、实施、评审和改进”的管理模式,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关注对重大环境影响的评估和控制,确保法律法规的符合性,预防环境事故的发生,从而降低环境风险。与ISO9001和OHSAS18001标准相兼容,可建立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文件化体系的建立,明确管理目标,全员参与,加强专业培训和信息交流,实现环境绩效管理。
ISO14001标准的内容
ISO14001是一个国际公认的环保管理体系标准,其前身是英国的国家标准BS7750。该标准叙述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控制的内容:
1、环境方针;
2、环保工作计划;
3、实施与运行;
4、信息交流;
5、环境管理体系的文件控制;
6、检查和纠正措施;
7、环保工作的记录;
8、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
9、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Iso 14000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遇到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酸雨污染、臭氧层破坏、水体污染严重、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森林锐减等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些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已经危及到了人类社会的健康生存和发展。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世界各国及许多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探索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对策。在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5个重要文件。在《21世纪议程》这个纲领性文件中,正式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越来越多的组织(特别是一些民间组织)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制定相应的政策,如国际商会制定了可持续发展商
务宪章。一些新的环境管理手段和工具已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如运用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环境影响,以及将废物最小化、清洁生产等工具和手段引入到组织环境管理中。在这种大趋势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响应联合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号召,于1993年6月成立了第207技术委员会(TC207),专门负责制定环境管理标准。
ISO 14000系列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07负责起草的系列的环境管理标准,它包括了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评价等标准,并且为其后续发展预留了100个标准号。在这一系列标准中,ISO
14001为核心标准,它是针对组织的产品、服务、活动逐渐展开,向各国的组织的环境管理提供了一整套全面、完整的科学环境管理的工具和手段,体现了市场条件下“自我环境管理的新的思路和方法”。到目前为止,在ISO
14000系列标准中,国际标准化组织已发布了几十个标准,其中有12个标准已等同转化为我国国家标
准,它们分别是:
GB/T 24001—1996 idt ISO 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
GB/T 24004—1996 idt ISO 14004:1996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GB/T 24010—1996 idt ISO 14010:1996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
GB/T 24011—1996 idt ISO 14011:1996 环境审核指南 审核程序 环境管理体系
审核
GB/T 24012—1996 idt ISO 14012:1996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
GB/T 24020—1996 idt ISO 14020:1998环境管理环境标志和声明 通用原则
GB/T 24021—1996 idt ISO 14021:1999环境管理环境标志和声明 自我环境声明 (Ⅱ型环境标志)
GB/T 24024—1996 idt ISO 14024:1999环境管理环境标志和声明 I型环境标志 原则和程序
GB/T 24031—1996 idt ISO 14031:1999环境管理环境表现评价 指南
GB/T 24040—1996 idt ISO 14040:1997环境管理 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GB/T 24041—1996 idt ISO 14041:1998环境管理 生命周期评价 目的与范围的确定和清单分析
GB/T 24050—2000 idt ISO 14050:1 998环境管理术语
lSO 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
1.2.1 预防与持续改进相结合
ISO 14000系列标准强调了污染预防及持续改进为主的思想,并将这一思想贯穿体系运行的始终。在ISO 14001标准中要求组织在锵定的方针中必须承诺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并且还要把这个承诺在环境管理体系中加以具体化并落实。ISO
14000系列标准强调组织的动态管理,即通过PDCA循环这一管理模式来实现整个管理体系包括环境绩效的持续改进。
1.2.2 广泛适用性
ISO 14000系列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以及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下的组织。
任何组织都可以根据标准要求建立并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广泛适用性还体现在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如环境绩效评价(EPE)可以帮助组织改进环境管理体系,识别环境因素,确定重要环境因素,为环境绩效确定标准,对照标准评估绩效,进而改进环境绩效。组织还可借助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评价,全面了解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中对环境的影响,从而确定采取污染预防的措施。
1.2.3 灵活性
ISO 14000系列标准只要求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组织对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做出承诺,而对环境行为没有设定标准。标准只把建立环境行为目标和指标的工作留给组织,即可充分调动组织的积极性,同时又能让组织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灵活掌握。组织通过建立并实施环境管理体系,从而达到改进环境行为的目的。
1.2.4 兼容性
在ISO 14001标准引言中提到:“本标准与ISO 9000系列质量体系标准遵循共同的体系原则,组织可选取一个与ISO 9000系列相符的现行管理体系,作为其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对于已建立了质量体系、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的组织,如果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与质量体系、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等要求不一致,必然会引起管理上的混乱。而ISO
14001标准引言中提到:“本标准中规定的管理体系要求,不必独立于现行的管理体系要素。在一些情况下,可对现行管理体系要素加以修改,使之适合本标准的要求。”标准的制定考虑了使用者的利益,这充分说明体系的兼容性是ISO
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之一。
1.2.5 自愿性
ISO 14000系列标准不是强制性标准,而是自愿采用的标准。而我国将ISO 14000系列
标准等同转化为国家推荐性标准,也强调了自愿原则。组织根据自身的特点、经济实力、技术
以及社会的需求、相关方和市场的压力等条件自愿采用这套标准。组织建立并实施环境管理
体系、申请认证以及向哪一个认证机构申请,都由组织自主决定。
实施Iso 14000系列标准的必要性
我国面临非贸易壁垒的压力
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的关税壁垒与配额限制将在一定期限内不复存在,这对我
国扩大出口带来了机遇。但随之而来的是非贸易壁垒,特别是以环境保护为名的绿色壁垒是
我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最大障碍和阻力。如:欧共体的生态纺织标准对服装及纺织品的某
些物质(如苯乙烯等环状物质)的含量要求高达ppb级,从而限制了我国纺织品的出口;
2002年1月欧盟委员会有关机构全面禁止进口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同年2月英国食品标准
局发布公告,由于在抽样化验中发现来自我国的蜂蜜中含有超标的氯霉素,建议商店停止所
有产自我国的蜂蜜;我国向欧共体、日本等发达国家出口的农产品因农药残留量超过上述国
家的标准遭退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这种绿色壁垒有日益增加之势。
当前我国的环境形势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但同时又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目
前我国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七大重点流域地表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
供需矛盾。一些湖泊富养化严重,城市近海海域污染严重,赤潮频繁发生,其面积不断扩大。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空气污染严重,酸雨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城市普遍存在噪声扰民现象,在开展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的176个城市中,一半以上的城市属
于中度或较重污染城市。城市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日益严重,城市生活垃圾仅有少量
经过无害化处理,全国上百座城市出现垃圾围城现象,二次污染、“白色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土地退化严重,荒漠化、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扬尘、浮尘和沙尘暴频繁发生。环境污染和生
鸯破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危害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大力推行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九五”期间,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保护,把环境保
护作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之一,实施《“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
量控制计划》和《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等举措,全面推进工业污染企业排放达标和重点
城市环境质量达标。
“十五”期间,我国政府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把环境保护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之一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内
容。在国务院批准国家环保总局会同其他部、委编制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中提到:
环境保护主要任务之一是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积极开展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在国
家经济开发区全面启动开展ISO 14000的活动,创建15个ISO 14000国家高新技术示范
区,建设若干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开展上市
公司的环境绩效评估和环境信息公告。
“十五”期间,为推进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我国有关部门将加大实施
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力度,制定实施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鼓励性政策,加强推
动和引导,争取在“十五”期间迅速扩大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规模。
实施ISO 14000系列标准可获得的益处
“预防为主”是贯穿ISO 14000系列标准的主导思想。组织实施ISO 14000系列标准可
以获得以下益处:
1.组织实施ISO 14000系列标准,可以消除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提高组织及其产
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组织实施ISO 14000系列标准,可向外界证实自身遵循所声明的环境方针和改善环
境行为的承诺,表明组织已达到我国“一控双达标”的基本要求,同时树立组织的公众形象,
提高组织信誉和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
3.组织实施ISO 14000系列标准,有利于组织提高整体素质和增强环境管理意识,有
利于组织的生产方式从粗放型管理向效益型管理转变。
4.组织实施ISO 14000系列标准,可以调动组织防治污染的主动性,加大环境保护的
投入,改善环境绩效。
5.组织实施ISO 14000系列标准,有利于组织约束自己行为,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降
低因污染环境造成的被国家环保部门处以行政或经济处罚,提高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6.组织实施ISO 14000系列标准,有利于增进组织与周边居民、社区和相关方的相互
了解,改善相互关系,特别是与政府机构、金融机构的关系,使组织更容易取得财政支持,有
利于组织获得各种许可和授权,促进组织自身发展。
7.组织实施ISO 14000系列标准,有利于开展组织技术改造,改进工艺技术和开发新
产品等清洁生产活动,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减少废物处置费
用,降低产品成本。
8.组织实施ISO 14000系列标准,可以提高组织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的主动性。
9.组织实施ISO 14000系列标准,有利于组织更容易招募员工,吸引高素质的人员
加盟。
|